啤酒謀殺案
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啤酒謀殺案
原名Five Little Pigs
作者阿加莎·克里斯蒂
譯者李平、秦越嶺
類型犯罪小說
語言英語
發行資訊
出版機構Dodd, Mead and Company
出版時間1942年5月
出版地點美國
媒介平裝、精裝
頁數234 (第一版精裝)
前作藏書室女屍之謎
續作The Moving Finger
規範控制
ISBN0-00-616372-6

啤酒謀殺案》(又譯《五隻小豬》)是英國作家阿加莎·克里斯蒂的一部偵探小說,1942年5月由Dodd, Mead and Company在美國出版[1] ,並於1943年1月在英國由柯林斯犯罪俱樂部出版。[2]

情節[編輯]

卡羅琳·克雷爾因謀殺丈夫艾米亞斯而被判有罪16年後,她的女兒卡拉·萊馬錢特找到赫爾克里·波洛,請求他調查此案。卡拉21歲時,收到了已故母親的一封信,聲稱自己是無辜的,卡拉相信這是真的。她擔心,如果謀殺案的真相不被揭露,她的未婚夫會因此離她而去。波洛接下了她的案子。在克雷爾家謀殺案發生的當天,還有另外五個人在場,波洛稱之為「五隻小豬」——股票經紀人菲利普·布萊克、業餘化學家梅雷迪斯·布萊克(菲利普的兄弟)、卡羅琳同父異母的妹妹安吉拉·沃倫、安吉拉的家庭教師塞西莉亞·威廉姆斯和艾米亞斯的繪畫模特埃爾莎·格里爾。警方在艾米亞斯的杯子裡發現了毒芹鹼,這就是他中毒的原因。卡羅琳承認從梅雷迪斯的實驗室偷了毒藥,打算用它自殺。她給艾米亞斯帶來了一瓶冰鎮啤酒,警方認為她下毒了。艾米亞斯與他的模特埃爾莎有染,據信這就是卡羅琳的動機。

波洛走訪了其他五名嫌疑人,發現他們都沒有明顯的動機。卡羅琳同父異母的妹妹安吉拉是唯一相信卡羅琳無辜的人。波洛將他們以及卡拉和她的未婚夫召集到一起,聲稱卡羅琳是無辜的,只是選擇不為自己辯護。儘管安吉拉已經準備了酒瓶,但在姐姐把它拿給艾米亞斯之前,她什麼也沒加。卡羅琳後來認為,安吉拉在啤酒里加入了一些毒藥以做惡作劇,這導致了艾米亞斯的死亡。當警察指控卡羅琳謀殺時,她沒有為自己辯護,因為她認為自己是在保護安吉拉。當她們小的時候,卡羅琳向安吉拉扔了一個鎮紙,砸破了她的臉,卡羅琳覺得認下謀殺是對妹妹的補償。

波洛最終推出兇手是埃爾莎·格里爾。她以為艾米亞斯承諾娶她是認真的,沒有意識到他只想利用她繼續做模特,直到畫好為止。她無意中聽到艾米亞斯向妻子保證不會離開,感到被背叛,便想要報復。她看到卡羅琳從梅雷迪斯的實驗室里偷拿了毒藥,所以從卡羅琳的房間裡把毒藥放在一杯啤酒里,然後給艾米亞斯。後來,當卡羅琳給他拿來一瓶冰啤酒時,他說「今天一切都很難吃」,並喝了瓶里的冰啤酒。這表明,毒藥已經在埃爾莎給他的杯子裡了。埃爾莎雖然謀殺成功,後來嫁了迪蒂斯漢姆,但她身上的青春永遠死掉了。波洛成功破案,將結果交給警方,卡拉和她的未婚夫都很滿意。

評價[編輯]

評論家莫里斯·威爾森·迪舍在1943年1月16日的《泰晤士報文學副刊》上發表的評論說:「沒有推理愛好者會反對多次敘述這位畫家的死亡過程,儘管它使人們對於問題的興趣大於情節本身,這顯示了作者不可思議的技巧。謎底很精彩。」[3]

莫里斯·理查森在1943年1月10日的《觀察家》雜誌上撰文說:「儘管只有五名嫌疑犯,克里斯蒂夫人還是像往常一樣,把一枚戒指穿過讀者的鼻子,引導他在最後一刻進行了一場精彩的決戰。這完全符合波洛系列中期的寫法。無需多說。」[4]

改編[編輯]

1960年,克里斯蒂將這本書改編成戲劇《重回謀殺案》,但將波洛從故事中刪去。他在故事中的角色由年輕的律師賈斯汀·福格擔任,他是當年卡羅琳辯護律師的兒子。在劇中,卡拉的未婚夫是一個令人討厭的美國人,強烈反對卡拉重審此案,最後,她把他留給福格。該劇在蘇格蘭愛丁堡首演。它後來於1960年3月23日赴倫敦公爵夫人劇院演出,但只演了37場。[5]

2022年,被改編為中國大陸電視劇《民國大偵探》其中一單元。

參考資料[編輯]

  1. ^ Marcum, J S. American Tribute to Agatha Christie: The Classic Years: 1940 – 1944. Insight BB. May 2007 [15 January 2019]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-12-02). 
  2. ^ Peers, Chris; Spurrier, Ralph; Sturgeon, Jamie. Collins Crime Club – A checklist of First Editions Second. Dragonby Press. March 1999: 15. 
  3. ^ Disher, Maurice Wilson. Review.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. 16 January 1943: 29. 
  4. ^ Richardson, Maurice. Review. The Observer. 10 January 1943: 3. 
  5. ^ Kabatchnik, Amnon. Blood on the stage, 1950-1975 : milestone plays of crime, mystery, and detection. Lanham: Scarecrow Press. 2011. ISBN 9780810877849. OCLC 715421383.